无标题文档
湖北机构编制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重点专题 > 揭榜挂帅、比学争先
襄阳: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制度建设
时间:2022-12-30       

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襄阳市立足全市编制资源分布不均、供需不平衡的现实,对全市编制资源配置进行深入分析,科学研判今后一个时期重点领域用编需求,探索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主动对全市教育、人才等重点领域和编制资源相对紧张区域实行精准“靶向”供给,做到以编制引人才、以岗位育人才、以服务聚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编制资源保障。一是分别建立市直和跨县域事业编制“周转池”。根据事业编制分级管理的特点,在市直和县(市、区)层面分别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分级管理、分级使用、互不相通,其中,市直事业编制“周转池”规模暂定为1250名,含市委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周转编制350名,所需编制从市直暂未使用的事业编制中调剂;跨县域事业编制“周转池”规模暂定为2000名,各县(市、区)暂未使用的事业编制中按一定比例划转,不改变各地编制“所有权”,但“使用权”相对分离。通过建立“周转池”,聚合活化“碎片化”空余闲置的事业编制,形成存量事业编制资源库,为重要民生领域、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编制资源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编制资源配置和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同时,也打破编制资源归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的“藩篱”,让宝贵的编制资源流动起来、利用起来,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二是建立健全周转编制管理制度体系。“周转池”制度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周转编制的管理和申请使用的规则,分别出台《襄阳市市直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试行)》和《襄阳市跨县域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试行)》,均详细规定了周转编制申请使用的具体条件和程序,对周转编制使用的期限、归还和收回的情形、使用周转编制后的相关配套保障以及年度报告、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内容也作了明确规定,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程序规范、操作简单。过科学规范严格的制度设计,确保周转编制使用的同时全市编制总量不超限额,实有在编人员不超编制总量。此外,通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对周转编制实行全链条管理,明确周转编制与核定基础编制同等待遇。同步探索编制周转制度与评估制度的有机衔接,科学准确评估和测算使用周转编制的需求量和必要性,为全市调剂周转编制“量体裁衣”,确保周转编制核的出去、收的回来,形成可靠闭环运转体系。三是推动周转编制真正发挥作用。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建立后,襄阳市在市直和县(市、区)两个层面积极探索调剂周转编制,从市直事业编制“周转池”中调剂周转编制350名用于市委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市管开发区部分中小学调剂周转编制630名,从跨县域事业编制“周转池”中为樊城区调剂周转320名编制,有效保障樊城区各阶段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周转编制到位后,襄阳市引进人才力度持续加大,对人才吸引力度同步增强,相关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并得到广大人才队伍的广泛认可,特别是教育领域成效显著,市管开发区、城区各阶段教职工编制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教师教学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化解了大班额问题,师生比同步下降,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体育、美术等小科教师得到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洪山路省政府大楼  电话:027-87235482
中共湖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鄂ICP备 13009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