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编办精准扶贫工作队,一行四人,是涵盖了60后,70后、80后、90后的老中青完美组合,抽调该办业务精干力量组成,他们都全部出生于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办精准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市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扎根基层了解民情民意,积极向领导建言献策,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农户实际困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结穷亲,基本情况了然于心
三月份的太阳河乡梭布垭村气温还很低,虽然称不上严寒,但是一旦天空飘起细雨,就冻得人瑟瑟发抖。该办精准扶贫工作队提着精准扶贫的调查摸底表和各种资料进村入户,细致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家庭情况。 “你家有多少亩地,好多亩山林,每年粮食直补有好多?”“家里有几口人,有劳动力吗,主要从事什么工作?身体好不好”……在太阳河乡梭布垭村肖体态家里,工作队队员谢俊松边唠家常边根据农户的回答,在精准识别入户表上做着详细的记载。表内的调查项目包括住房情况、水田面积、收入情况等数十项内容。他们一边忙着了解农户家庭情况,一边还观察住房、生产农具等设施情况。
进村入户很多次,工作队都没有见到精准扶贫户陈代格及其家人。通过邻居们打听,大概了解了陈代格的情况。陈代格因3年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走路杵着双拐杖,不能从事体力重活。妻子2008年患子宫癌症晚期,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为改变生活窘况,夫妻两人在恩施租住房屋,妻子在州中心医院做清洁工,陈代格料理家务。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情况,工作队就向旁人询问了陈代格的联系方式,3月29日,工作队来到了陈代格妻子工作的地方细致了解家中状况、思想动态和发展愿望。
工作队队长徐艳平说,“光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不行,再远再不方便,也要和贫困户见上一面,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动态,他们的心里想法和发展愿望。”
3月份,该办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22人次,实地走访和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20户贫困户73个贫困人口,有劳动力的仅27人;因意外致贫的有2户;因病、缺劳力和资金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通过实地走访和细致了解,工作队对所有联系贫困户的情况都了然于心。
真扶贫,“个性”帮扶积极推进
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该办精准扶贫工作队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工作队中的60后王书琼,2017年3月就到退休年龄了,离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她,一点也闲不住,她总是说,“领导信任我,才把精准扶贫这么重要的工作托付于我们,我要扎实认真地搞好,站好最后一班岗,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信任。”
工作队通过挨家挨户走访,逐个了解致贫原因、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劳动力、思想状况、发展意愿等基本情况后,回到单位,他们又一一向领导汇报,并根据上级政策协助领导制定了《市编办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市编办2016年精准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有着多年农村生活经历的王书琼说,“扶贫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激励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热情,不能让贫困户一味地等、靠、要,否则直接给他们资金或物资,今年他们脱贫了,明年不给了他们又会返贫,这样就达不到精准扶贫的目的。精准扶贫归根到底还是要治本……”因此,该办精准扶贫工作队又根据每个贫困户的情况和发展意愿制定出“个性”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路子。
4至5月,工作队进村入户38人次,挨个走访20个贫困户,进一步征询发展意愿和打算,与村支两委协商座谈6次,专题向单位领导汇报和研究6次,经与村支“两委”商定并报单位领导审定,市编办精准扶贫帮扶计划和措施易稿13次后终于形成了贴近实际的“个性”方案,鼓励贫困户门通过自身努力,发展产业,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针对李纯清家妻子腿脚有残疾,年仅2岁的女儿嗷嗷待哺,缺劳力、缺资金且不能出远门打工赚钱的情况,“个性”帮扶计划为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帮扶他家发展商品鸡养殖,先期购买鸡苗300只。王成福因车祸致使膝关节以下骨头粉脆性骨折,车祸1年多时间未痊愈,房屋受自然灾害垮塌,计划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帮扶养猪2头,帮扶房屋维修物资10000元,并积极联系残联、民政等部门,争取政策帮扶。冉龙受两年时间内儿子、妻子、父亲相继离世的重大家庭变故打击,自身得了甲亢病,母亲体弱多病,缺资金,计划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帮扶养殖产业生猪和鸡。针对缺资金、体弱多病的刘应梅家,鼓励其儿子务工赚钱增加家庭收入,并支持其部分医药费……
20个不同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工作队量身制定出了20个“个性”帮扶计划和措施。
暖人心,真情播撒获得真心
自从单位明确组建精准扶贫工作队,定点联系梭布垭村以来,工作队就三天两头地往村里跑,送资料,走农户,查看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情况,鼓励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很快就和贫困户熟络了。他们进村入户,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客人,而是以农户为亲人,亲切细致地跟村民们进行交谈,只要是看见该办精准扶贫工作队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的身影,梭布垭村的村民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跟他们热情地找招呼,“您们又来了啊,快到家中去坐会儿……”工作队员们也从不客套,虽然在机关工作,形成了爱讲究的习惯,但在农户家中他们从不挑剔,不管椅子有不有灰尘,都是一屁股照直坐下去,农户端来的茶水一饮而尽!
工作队员也时时刻刻惦记着村里的贫困户们,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都奔波在扶贫的路上。6月7日晚上10点多钟,叮叮叮,一阵紧促的铃声,工作队员王书琼的电话响了起来,一看来电显示,原来是精准扶贫户李纯清,“这么晚了,有什么急事吗?”陪着孙子睡觉的王书琼心头一紧,赶忙拿起电话,朝阳台走去。电话中传来了李纯清带着哽咽的声音,“家里喂养的鸡子这几天不知什么原因,死了20多只……”。王书琼一边安慰他,一边询问情况。接了电话的王书琼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心里着急啊。第二天早上,天空中飘着淅沥沥的雨,王书琼早早地来到了单位,分别向工作队和领导汇报情况后,工作队决定冒雨去村里李纯清家看看。村里的基根路,不仅窄,而且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特别是下雨后全是泥泞,走路都打滑,车子根本就开不去。工作队就拄着木棍儿向前行。
工作队了解到李纯清在养鸡初期遇上了养殖技术、养鸡成本等难题。第三天就邀请了畜牧专家到现场去进行指导,又帮助联系商家给他送去了1000余斤鸡饲料,以促使幼鸡初期的发育和成长。李纯清在接受畜牧专家的培训和在收到该办工作队组织送去的帮扶物资后,感动的热泪盈眶,“现在党和政府政策真的是好!您儿们这么帮我,我一定使力,争取早点脱贫过上好日子……”
精准扶贫工作队员刘俊,是刚参加工作1年的90后,可是他的心还真细,在走访过程中,他发现李纯清2岁多的小女孩儿打着赤脚板,穿着破裤子。从农村考上大学,刚参加工作的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单位后积极发动单位同事捐助衣物和玩具。“七一”前夕,工作队将5大包的衣物和玩具送到了小女孩儿的手中。李纯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比我们给她买的新衣服都要好。有了这些衣物,我们几年都不用给她添置哒,又减少了一笔家庭开支”。
工作队对精准扶贫工作有深刻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实实在在地干,真心实意地帮,我们不搞花架子、不搞表面文章,要通过真心实意地帮扶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要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早点走出贫困,过上宽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