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昌市西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大力推进西陵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形成了以公益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服务网络,以示范幼儿园为龙头,公办民办园协调同步提升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一是强化基础,扩容提质“补短板”。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入园难”“入园贵”“择园热”等问题,积极增加普惠性幼儿园的容量和数量。一是增加普惠性学位数量。结合旧城改造、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对公办园的布局进行调整。近期,正在筹建的“唐家湾二号”“北辰明珠”两个普惠性民办园,将增加学位约500个。二是缩减高收费园总量。严格按照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办园水平等标准,对高收费幼儿园的规模和招生计划核定。目前,全区高收费幼儿园的招生计划降为2500人。三是提升园所硬件质量。近年来,通过新建一批、重建一批、改造一批的模式,加快推进幼儿园新建小区的覆盖和旧城老街的改扩建。小灵童、清华两个普惠性民办园借助城市建设契机,整体搬迁至新园。
二是强化队伍,均衡发展“解民优”。针对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短缺等问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了学前教育质量。一是优化教师结构。定期会同教育部门对教育系统编制、在校学生数、教师在岗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保教育系统“有编即补”“空编即补”。近年来,每年面向社会招录幼儿教师20名,全区幼教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二是规范教师管理。全面统筹“编内、编外”教师计划,科学分配,高效调剂,确保了教师队伍稳定和教学需求。截至目前,共聘请非在编教师103人,有效弥补了在编人员的不足。三是提升教师能力。搭建各类平台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将11所省、市级示范园分别与2—3所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形成“名园带民园”“名师带民师”的发展模式。
三是强化保障,问题导向“破困局”。针对学前教育“旧账多”“编制少”等问题,多渠道发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一是着力经费保障。按照公益一类人员的标准保障幼儿在编教师待遇,确保幼儿在编教师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奖励性补贴等足额、及时发放。二是着力编制保障。严格按照《湖北省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及相关文件精神,精准核定编制,加大对各单位编制进行精简压缩力度。三是着力安全保障。重点对民办园条件、师资队伍、财务管理、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督查,对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膳食、卫生保健等方面开展常规检查。(宜昌市西陵区委编办李玉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