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湖北机构编制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动态
枝江市委编办积极助力“医共体”建设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
时间:2022-06-30       

近年来,枝江市不断探索“医共体”建设,深耕细作、挖潜增效,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联合的“医共体”体系,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组建“医共体”,构建纵深横扩的基层卫生网络。以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为“医共体”总院,横向联合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市妇幼保健院(北院区),纵向上联武汉同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下联8家乡镇卫生院(分院)和181个村卫生室,形成纵横互联、资源互通、信息共享、人员共用的全覆盖紧密型“医共体”组织网络。

二是健全领导机制,建立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成立医共体理事会和监事会,设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和“十大管理中心”(即党群服务、人力资源、综合保障、运营管理、健康管理、信息数据、宣传文化、医疗质控、医保管理、财务管理)。分院实行委托法人制、执行院长聘任制,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统一”管理。分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规划、法人、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待遇“八统一”管理。

三是优化整合资源,分域打造特色医疗服务中心。中心院区以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为重点,由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托管枝江市人民医院,下派管理团队帮扶,打造全市医疗中心。东院区将马家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并入市中医医院,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三个不变(即法人地位、财政投入、人员身份不变)、四个统一(即人员、业务、财务、绩效统一)”的原则进行管理,组合发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和以慢病为主的健康管理:北院区侧重妇幼健康管理,打造全市产科中心、月子中心:各分院按照“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分别打造血透科、康复科、口腔科、外科、老年病科、精神卫生中心等特色卫生院,实现医卫、医防、医养结合发展。

四是创新编制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试行编制备案制管理,畅通“医共体”人员流通渠道。制定《枝江市医共体成员单位编制备案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医共体”成员单位实行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备案管理”,赋予一定用人自主权。在核定编制总量内,“医共体”各医疗机构人员招聘和流动,由牵头医院提出方案,报市卫健局和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市卫健局将人员招聘和流动情况报市委编办备案,实行“市招共用、镇聘村用”,实现“医共体”内人员打通使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流通。

五是保障人才用编,持续集聚基层卫生人员力量。全力保障基层卫生人才用编,每年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用编计划比例稳定在13%以上,医卫专业紧缺人才引进用编计划比例保持在50%以上,近两年达到80%,全力保障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编制需求。积极探索将村医纳入编制管理,通过公开招聘将13名村医纳入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制定《枝江市“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大专院校村医定向委培机制,落实“大学生村医”编制保障,为基层医疗机构不断补充新的专业力量。(枝江市委编办张琳供稿)

 

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洪山路省政府大楼  电话:027-87235482
中共湖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鄂ICP备 13009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