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机构编制网
 
首 页
最新动态 | 重要精神 | 政策法规 | 监督检查 | 调查研究 | 部门“三定” | 县市区动态
编办概况 | 通知公告 | 他山之石 | 网上办事 | 事业单位管理| 机构编制“五重”工作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十堰市编办 > 县市区动态
丹江口市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时间:2024-10-16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既是对丹江口库区守水护水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国家战略水源安全保障区提出的更高要求。丹江口市委编办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立足部门职能,通过完善机制,优化职能机构,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工作力量,推动职能履行,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优化水质安全保障工作组织领导机制。积极配合丹江口市委办公室,推动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规范,优化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划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保护督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设立丹江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保水护水委员会,实行水质安全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环保督查整改落实工作一体化办公体制,强化工作统筹,确保全市守水护水工作高效运转。

二是完善市水质保障日常运行和工作衔接工作机制。为更好发挥全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统筹负责全市守水护水工作的指挥调度、在线监测、问题处置职能,丹江口市委编办3次召集水质安全保障相关部门,指导建立水质安全保障中心日常运行和工作衔接工作机制,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为建设底座,统筹建立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智能监管体系,形成“点源实时预警——岸线水陆巡护——库面遥感监测”的“空、天、地、水”全方位、一体化监测体系,切实增强守水护水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确定性。

三是建立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与执法衔接工作机制。指导水利湖泊、交通、农业农村等10个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日常监管与执法衔接工作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职能职责,强化部门协作,促进行业监管与执法有效衔接、有机联动,更好提升执法质效,构建守水护水机制“屏障”。

四是优化库区综合执法职责及内设机构。为促使库区综合执法大队与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经充分调研后,将原有两支执法队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梳理整合,对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明确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库区综合执法大队)与城管巡护大队、生态环境警察大队共同开展定期巡逻,实施精准执法。2024年,全市共开展了 261 次库区综合执法,会同周边县市开展联合执法巡查 5次,对 261起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办理河湖生态保护刑事审查起诉案件23件,充分发挥了库区综合执法职能作用,形成了打击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

五是强化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力量。机构编制资源向水质安全保障中心倾斜,通过退伍士官安置、考核聘用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为水质安全保障中心补充11人。针对改革后各乡镇设立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中心后人员不足问题,积极协调,对各镇新设的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优化调整,补充各镇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中心39人。强化乡镇与市直水质安全保障人员力量,形成水保上下对应、工作衔接联动机制。

六是理顺志愿服务职能。发挥全市守水护水志愿服务强大力量。积极督促市社会工作部履行志愿服务职能,建立了信息沟通、规划统筹、联系会商、协调服务工作机制。召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志愿服务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拟订志愿服务政策标准,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了“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共成立环保志愿服务组织361个,录入志愿者8.9万余名,依托党建引领建组织,把志愿服务组织延伸到群众中间,构建了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式、条块联动的环保志愿工作体系。出台了《环保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从政治、教育、医疗等8个方面给予星级志愿者优待政策。以志愿服务为示范引领,深入开展群众性守水护水实践活动,影响带动40万丹江口人“人人争做环保志愿者、人人争当最美守井人”。(王金立、杨浩) 

十堰市机构编制网

电话:0719-8652996 传真:0719-8654809 电子邮件:sybzzhk@126.com
十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 鄂ICP备13010883号
Copyright © 2013-2013 www.sysb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