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竹溪县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在“机制统、责任分、全民防、专业救”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创新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一谋划“一盘棋”
扛起政治责任。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作为保一方平安、促健康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常抓不懈。县委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2019年新组建县应急管理部门以来,先后7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应急管理工作要求,专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部署重点工作、调整县乡分管领导,把应急管理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
健全管理体系。建立了“1+17”应急管理领导体系。“1”即成立县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委员会,县委书记担任政委,县长担任指挥长,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县安全生产防范、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等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17”即成立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民政救灾、地震救援等17个专项应急管理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分别担任指挥长,将指挥部分设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实行应急委统一指挥调度、统一预测预警、统一发布信息以及各专项指挥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分块防范的“三统三分”管理模式。
统一指挥调度。县应急指挥中心对全民防范、专业救护实行统一指挥调度,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将各个领域、各时间点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点纳入监管范围,及时掌握情况,统一调度救援。健全应急委工作规则和突发事件分级分类启动机制,完善部门会商、灾害提醒、应急联动、工作例会、交办转办等工作机制,为防范救援自然灾害和事故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精“分”破解“一道题”
领导分工负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三个必须”原则,具体明确了县委、县政府及领导班子成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承担的总体责任、全面责任、第一责任、领导责任和具体责任,20名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对应分管的行业领域各负其责,印发了《竹溪县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竹溪县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部门)》,实现了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全覆盖。
部门齐抓共管。2020年5月,县应急委召开扩大会议,对应急委成员单位、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进一步细化,对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职责边界进一步明确,建立专项应急管理指挥部、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述职制度、技术支撑制度、信息共享制度。17个专项应急管理指挥部、20个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统分结合,各部门分兵把口,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防范齐抓共管。
乡镇属地管理。乡镇充分履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职责,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主抓应急管理工作,配备1名专职灾害信息核查上报人员,解决县与乡镇应急管理业务“一对多”问题。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及时做好地灾监测、气象观测、地震观测等预警信息监测、收集、上报工作。
三、联“防”构建“一张网”
盯牢风险强监管。一是全县筛查确定五大应急风险重点领域。包括:各类高危企业及301家重点监管单位应急风险;48座小(二)型以上水库、4处重要防洪河堤、2处施工中的重点河道治理工程、1座建设中的水库、1处山洪沟治理工程防汛抗旱等应急风险;23.4万公顷林地(属Ⅱ级森林火险)的森林火灾风险;571处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其中有人员威胁的464处)风险;全省最高裂度区(7度区)之一(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风险。二是紧盯应急风险重点领域分类监管。分类编制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防范。三是建立专业风险排查队伍。成立3个调查组,分季节、分区域、分类别对全县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防范重点进行全面排调,建立动态档案。
宣传引导聚合力。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标语、宣传车、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救灾知识,累计在各级媒体刊发信息10万余条。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咨询日”、“5.12”防灾减灾日等活动,累计开展宣传57场(次)。组织人员深入建筑工地、重点监管企业,现场对工人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强企业和工人安全意识,对24家重点危化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
狠抓排查降风险。一是常态化开展常规安全大检查。二是重点时段重点检查。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及重大活动期间,突出对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设施工、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重点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发现风险“第一时间”处置。利用安全专项整治会议、约谈会、现场督办处置会、提醒函等形式,及时反应,及时处置应急防范风险。全县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约谈、隐患排查行动20场次,集中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483起,责令整改、停止违法行为218起,查处非法储存危化品1起,依法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5起,立案查处5起。
四、群力打赢“一场仗”
完善科学预案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分级分类启动机制、专项应急管理指挥部工作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各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应对、及时处置。在气象、水利湖泊、自然资源规划、林业、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6个职能部门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乡镇以村组干部为主体,建立1187人的地灾监测员、气象信息员、灾害信息员、防震减灾助理员4支队伍,随时监测各类灾害情况,上报预警信息。
完善应急装备保障机制。县政府一次性投入1000多万元,专款用于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建设,保障应急工作的基本需求。包括:配备执勤消防车8台、冲锋舟1艘、橡皮艇2艘、无人机2架,其它各类应急救援装备20多台套;配备高压水泵3台、风力灭火机30台、油锯20台、割灌机10台、扑火服150套、对讲基站2座及对讲机2台、灭火弹1370枚及其它各类防灭火设备1500台套;配备水上运输应急船9艘、应急救援运输车12辆、装载机3台、自卸车2台、发电机1台、工程车10台、工程应急机械设备10套;建通讯基站655座,行政村手机信号全覆盖,公安系统建有350兆对讲系统,基站2座;配备急救站18家,救护车40辆;配备防洪抗旱水泵89台,编织袋7500个,砂石料7500立方米,柴油发电机3台,救灾帐棚215顶。乡镇建立小型应急救援装备站16个,有小型应急救援装备1100台套。
完善救援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救援力量,配有专业消防救援人员35人,组建基干民兵应急连1个、应急排34个、应急队伍1080人,在重点企业组建4支36人的专职消防队伍。加强业务培训,选派30多人(次)参加省、市安全生产暨应急管理业务培训,在县内举办安全生产暨应急管理业务培训班4期,累计培训600多人。加强实战演练,常态化组织开展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综合应急救援演练,自然资源、水利湖泊、交通运输、教育、林业等部门开展专项应急演练45场次,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竹溪县委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