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门市畜牧兽医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转方式、保安全、治污染、争项目、强服务”15字工作方针,坚持“猪禽提质、牛羊增量”发展思路,突出“无疫区创建、无害化处理和养殖污染治理”三大重点任务,全力推动畜牧兽医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了年初各项生产指标和责任目标。
1、畜牧业生产:转方式突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向。2014年,市畜牧兽医局狠抓畜禽标准化养殖“四级联创”,加大养殖场技改扩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畜牧科技入户、畜牧实用技术推广、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活动,畜禽养殖按照“猪禽提质、牛羊增量”的思路稳步发展。全市现有万头以上大型规模化猪场31家,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2500多家。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110万头,生猪养殖规模化比重达80%以上;现有5万只以上家禽养殖场18家,2000只以上591家,蛋禽养殖规模化比重达65%;现有存栏500头以上肉牛育肥场6家,有年出栏10头以上肉牛、50头以上肉羊养殖场395家,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0%以上。上半年全省畜牧兽医绩效考核排名,天门市在全省综合评定第2名,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考核排名第1名。
2、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全省先进单位。在2014年上半年即通过省级专家组现场考核验收,在全省29个创建单位中被评为10个创建活动先进县市之一,成为全省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获得省级3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
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省先行。率先建成1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和32个冷藏收集点,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2014年共集中处理病死猪53173头,从根本上解决了乱丢病死猪问题。7月30、31日,全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12月24日,省局各处室和所属单位负责人、17个地市州畜牧局长、监督所长集体参观考察了我市无害化处理中心并给予了“天门模式”充分肯定。
4、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整体推进。市畜牧兽医局负责的13家规模养殖场已全面完成综合治污任务进度,占全年任务数100%;多宝、渔薪两镇列入治理范围的169家养殖户已建设且通过验收92家,关停空栏57家,正建待验收10家,对10家重点督促整改,基本完成全年计划任务。2014年总计争取治污资金投入1100多万元,其中市政府奖补796万元。
5、屠宰管理职能划转:进展顺利。按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实现了职能职责平稳交接顺利划转,各项监管执法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完成生猪定点屠宰10.92万头,上缴入库税费644万元,100%完成全年任务。
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实现两个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和执法监管工作按计划按规程有序开展,全市动物疫情疫病平净,瘦肉精等违禁投入品及肉蛋奶等畜产品抽查抽检情况良好,确保了全市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7、畜牧业项目争取:成效明显。2014年全省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竞争性项目争取上,我市获耕牛血防、基层站所建设、标准化养殖改扩建、菜篮子工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母牛扩群等项目计1600余万元,比去年增550万元,有力支撑了全市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8、畜牧业惠民政策:全力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涉农惠农政策、资金做到公开公示、财政审核和经费直达,未发现虚报冒领行为,未发生群众投诉上访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