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是编制部门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进行后续监督、动态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应城市委编办紧紧围绕“指导有效、审查加劲、部门助力、后续给力”,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制度,合力唱好年度报告公示“四步曲”,连续三年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一、抢早布置,拉响宣传指导前奏。开展年度报告的法定时间正值岁末年初各部门各项工作收官紧张之际。为了让各单位把年度报告工作提上日程,尽早着手准备,我们抓住元旦节后机遇,抢先布置,通过应城电子政务平台下发通知到主管部门,通过QQ工作群点对点发到各事业单位,图文并茂地从操作流程、填报说明、范本,到需要注意的易错易漏环节都作了详尽说明,共享了《常见问题》《网上名称》等,不断宣传年度报告的标准和要求,重点做好操作指导和答疑,为提高公示质量和效率打好基础。
二、审查加劲,唱响主体责任主旋律。实行事业单位法人初审、主管部门复审、登记管理机关终审的“三审制度”,抓住变更事项、资产损益、单位运行三个关键要素,从年度报告真实准确性、完整规范性、合法有效性以及保密性等方面统一规范要求,强化三方责任,强调三重把关。针对一些职能较为单一、每年业务活动情况只变数据不换内容的单位,今年把“查重”纳入审查范围,通过与往年比对,发现简单复制往年填报内容或相互抄袭的,坚决予以退回,保证报告质量,维护年报工作的严肃性。
三、部门助力,弹好督办协调二重奏。点对点反馈审核情况、修改意见,在工作群每天公布单位完成进度。加大催办力度,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其事业单位公示情况,与举办单位形成合力,积极督办后进单位,主动协调年报中的问题,统筹推进进度,保证工作按时有序开展。
四、后续给力,唱好跟踪管理咏“探”调。把年度报告中反映出来的客观问题列入清单管理,集中在每年6月上旬到单位进行跟进核实。对于净产数为负数的单位,进一步了解单位财务资金运行情况,确认其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对职能萎缩单位,邀请机构编制业务股室参与调研,研究分析问题成因、改革方向,为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对单位更名,但网上名称仍为变更前名称的,督促单位到编制部门相关股室重新申报网上域名的变更。对于资质到期未办理新资质的单位,及时了解未获领新资质证书的原由,为非资格问题的,要求在三个月内督办到位。从线上监督到实地探查,形成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推进了年度报告制度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