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强化事业单位法人监管,通山县委编办以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为契机,通过周密部署,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合力攻坚,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清理规范工作。
专题部署,全面摸底。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事业单位法人清理规范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完成时限、工作步骤及工作要求等。在全县开展自查摸底,结合党政机构改革情况,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和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系统的事业单位逐一进行核对,通过全面清理和摸底,全县共有101家事业单位纳入清理规范的范围。通过建立通山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清理规范工作台账,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进行全过程记载。
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根据需清理规范单位不同类型和特点,分类施策。一是对于法人证书超过有效期造成登记状态为“已废止”的事业单位,要求该单位或其举办单位限期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对于未按期变更登记、未按期报送年度报告等原因造成登记状态为“已冻结”的事业单位,由该单位或其举办单位限期整改。三是对没有债权债务的应注销事业单位,限期完成注销手续。四是已批准设立但没有办理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出具未及时办理法人登记的情况说明,并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条件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后,恢复法人资格,补办登记手续;五是对于“双重法人”事业单位,直接约谈相关责任人,要求其承诺限期整改。
主动对接,优化服务。主动加强与清理对象的举办单位沟通联系,及时告知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已失效,并告知清理规范的具体要求。安排专人做好清理规范业务的咨询工作,利用电话、工作QQ群、微信群等方式对事业单位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采取现场教学、面对面辅导等多种方式,对各单位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印制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方法步骤》、《简易注销登记所需资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规范(试行)》等业务辅导资料,明确了清理规范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大力推行简易注销登记,简化有关事项办理,推动清理规范提速增效。
落实责任,合力攻坚。坚持“谁举办、谁负责”,压实举办单位责任,积极发挥举办单位和事业单位两个关键主体作用。一是明确举办单位监管责任,指导举办单位对下属事业单位自查摸底全覆盖,加强与登记机关、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沟通联系。二是完善监管机制,明确“事业单位及其举办单位非特殊原因不配合清理规范的,原则上暂缓研究机构编制相关事宜”,以机构编制监督手段倒逼其举办单位真正重视起来,推动解决了一批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通山县委编办 石梦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