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机构编制网
欢迎来到宜昌市机构编制网!    
首 页
最新动态 | 政策文件 | 部门“三定” | 行政体制改革 | 区县动态 | 监督检查 | 调查研究
编办概况 | 事业单位登记 | 机构编制管理 | 网上办事 | 自身建设 |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宜昌市编办 > 市编办 > 重点专题 > 年度报告专栏
《三峡文学》杂志社2014年度报告
时间:2015-03-06       

 

事证第   14205000011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三峡文学》杂志社

 

定代表

周立荣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三峡文学》杂志社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以三峡文学为阵地宣传三峡和宜昌文化 承担《三峡文学》杂志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宜昌市云集路21

法定代表人

周立荣

开办资金

33.7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宜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47

33.78

网上名称

三峡文学杂志社.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认真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20152月办理2项变更登记。具体是: 1、开办资金由“21.4万元 ”变更为“33.78万元”。 2、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刊载社科文章,促进社科发展。《三峡文学》出版”变更为“以三峡文学为阵地宣传三峡和宜昌文化 承担《三峡文学》杂志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2014年对三峡文学杂志社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近几年,全国文学杂志走入低谷,《三峡文学》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新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强力冲击使其竞争愈加激烈,三峡文学杂志社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在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创新办刊模式,拓展发行渠道,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为杂志社后期的发展探索了新的思路和平台。一年来,杂志的格调和品味不断提升,培养和挖掘了大批本土作家,行使了文学刊物的责任和担待;积极参与“屈原端午文化节”、“长江钢琴音乐节”、“首届宜昌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承办,为打造宜昌名片,推广宜昌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倾情文学创作,再度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宜昌文艺创作步入更高层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全年工作重点,认真执行各项工作。 1.完满完成《三峡文学》的编辑发行。一是秉承“生命?良知?爱”的办刊核心主题,不断创新主题策划,用文学的表述关注人的命运与生活、探索生命的本质,给读者提供阅读与心灵精神层面的享受。二是强调“内容为王”的编辑思想,明确和完善栏目负责制,加大编辑选题策划力度,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执行能力,抓好在作品质量、纸张质量以及印刷质量,确保出精品。三是加强与地方高校的深度合作,扩大三峡文学的影响力。围绕大三峡地域,广泛涉及经济、生态、旅游、文化、历史、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刊发了多篇调研文章,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四是充分利用《三峡文学》品牌及各项文化活动的影响力,采取集团客户、亲情订阅的征订模式,把发行对象定位于全市“两会”代表、企业VIP客户等高端读者群,一方面拓展了新客户群,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充分稳定了现有的客户群,征订数量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2、提高办刊品味,丰富栏目形式。一是继续挖掘“作家专访”栏目,先后推出于坚、刘醒龙、车延高、王家新、姚鄂梅、田禾、雷平阳、朵渔、李以亮、张执浩、车延高、张楚等当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访谈录,获得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读者好评。李以亮访谈录《我所获得的语言,是一份命运的赏赐》、车延高访谈录《真的力量大于一切》均被《诗选刊》转载。在“小说人生”、“散文万象”、“诗歌现场”、“思想沙龙”四个核心文学栏目中,分别推出了两百多名本土作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人才资源。下一步,将策划方方、熊召政、西川、余华等知名作家的访谈,并邀约到一批当代有影响力作家的作品,以飨读者。 二是积极为作家创造成长平台。杂志社优先发表本土作家文章,鼓励首发,并通过重点推介和扶持扩大作家影响力。 在小说创作上,相继刊发了彭善良、谭岩、杜鸿、阎刚、马桂兰、宋离人、邱安凤、牛海堂、胡洪、蔡长明、陈继斌、温新阶、杨子健、杨文高、红药、周碧麟、袁小平、徐荣耀、夏宏、吴艳丽、李唐、覃太祥、姚鄂梅、张惠芬、蒲跃辉、风丫等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诸多作家在《三峡文学》首发后,分别被国内实力纯文学刊物转载并签约影视版权。如马桂兰的短篇小说《寂寞小姐》被《长江文艺》选登;中篇小说《卧底》被《小说月报》转载,并被北京悦读纪传媒公司聘为签约作家(和她同时签约的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作者辛夷坞、《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等80后新生代有影响力的作家),后又与北京华谊兄弟公司签订电影电视剧拍摄权。 在散文创作上,相继刊发了李华章、张永久、温新阶、韩永强、甘茂华、朱朝敏、谭岩、梅子、蔡建国、肖筱、宋离人、颜铭、周凌云、陈哈林、郭黛萍、李祖贵、周碧林、邓宜平、东海龙女、王玲儿、虹珊、金蓉、刘伟华、曼兮、周振林、张慧芬、李小萍、周友平、马小迪、田兰玉、李光谚、王峰、王芳、雪原、余和霖、熊永树、匡建华、覃太祥、蔡曙恒、李娟、王珊、王良佳、杨潍静、张雄、朱群、张玉玲、韩玉洪等一大批散文作者的作品。其中,数十篇作品被《散文百家》、《读者》、《文艺报》等转载。 在诗歌创作上,以打造屈原这一诗歌品牌为目的,培育出一大批诗歌创作的文学新人,营造出中国诗歌之乡的创作氛围。相继刊发了刘波、柳向阳、王进、曹平、康宁、杨光、徐虹兰、彭君昶、徐述红、邱红根、段小姝、肖筱、汤应全、王猛、冷庆双、赵玮璐、马北桃、杨东玮、飘萍、元尘、向晓青、周宏、样子、张伊宁、冰客、寒烟、陵少、扎西、苏糖果、王征珂、西域、江非、凌少、扎西、苏唐果、李以亮、大头鸭鸭、周宏等人的组诗。其中,刘波、杨光、王进、曹平、康宁、彭君昶、邱红根、飘萍、向晓青、赵玮璐等人的作品被《诗歌月刊》、《中国诗歌》、《诗选刊》、《天涯》、《星星诗刊》等刊物选用。刘波获得《诗选刊》年度诗歌评论奖。康宁、杨光在参加“屈原故里 诗意宜昌”全国诗歌征文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三峡大学学生向晓青获得“中国校园诗人”的称号,并参加了全国校园诗人夏令营。宜昌本土诗人毛子获得“屈原诗歌奖”金奖,其组诗《我如此和世界保持关系》于20148月刊登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诗歌》头版。 一年来,通过杂志社的推荐,先后有4名作家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4名作家成为湖北省签约作家,同时,在湖北省作协、湖北省文学院等部门举办的“青年作家高级研究班”、“全国青年作家改稿会”、“地铁诗会”等全国各地的交流笔会活动中为作家争取机会,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 3.启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网络宣传。年初,杂志社设立微信公共账号,目前已推送文章200余篇,分别涉及小说、诗歌、散文、访谈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该平台与读者互动,创新刊物的交流形式,起到了较好的市场推广作用,成功吸纳粉丝两千多名。 二、潜心创作,再度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继2012年由三峡文学杂志社组织创作的《巴土恋歌》获得第十二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之后,2014年再度创作的《江河恋》又获得第十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打造这部精品冲刺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歌词数易其稿后由当代著名音乐人李杰作曲,著名歌唱家孙楠演唱,中央交响乐团录制。歌曲制作完成后被中央电视台选为280集系列节目《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主题歌,为湖北和宜昌争得了巨大荣誉,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中宣部领导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全国各大媒体的热捧。 中央电视台916日《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均谈到了《江河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湖北日报》均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江河恋》评论。除央视四套每天三次面向全球播放MV外,一套和三套也相继展播了这首歌曲。《江河恋》成了2014年各省市电视台、电台和音乐网站的热播歌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宜昌文艺创作走向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几年,杂志社打造出一批优秀音乐作品,16首在央视播出:《时光倒流》(汤非演唱)、《遇见你》(汤非演唱)、《擦肩而过》(汤非演唱)在央视三套《天天把歌唱》栏目播出;《昭君还乡》(陈娟演唱)、《三峡神女》(常思思演唱)在央视三套《回声嘹亮》栏目播出;《巴土恋歌》(曹芙嘉演唱)、《昭君还乡》(黄薇演唱)、《巴土风情》(王丹萍演唱)、《相约永恒》(韩磊演唱)、《巴楚天堂》(宋祖英演唱)、《爱上宜昌》(谭晶演唱)、《三峡恋歌》(万莉演演唱)、《清江清,长阳长》(丁晓红演唱)、《醉爱中国》(乌兰图雅演唱)、《清江画廊》(乌兰图雅演唱)在央视四套《中华情播出》栏目播出;《江河恋》(孙楠演唱)在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播出。201410月,《巴楚天堂》又获中国文联“‘中国梦’全国原创歌曲大赛”优秀作品奖,又为宜昌争得荣誉。 三、积极谋划,大手笔策划各类文化活动。 1、组织策划“中国屈原诗歌奖”征稿评奖工作。为传承民族诗歌精神,弘扬汉语诗歌文化,中国诗歌最高奖??“中国屈原诗歌奖”落户宜昌。《三峡文学》杂志社协助中国诗歌学会全程组织该奖的征稿评奖工作。通过邀请专家经过初审、二审和终审,最终选出了“中国桂冠诗人”1名,“金奖”10名、“银奖”10名,“大美宜昌特别奖”3名,为宜昌组织了大批优秀稿源。在获得“中国屈原诗歌奖”的作品中,有三部作品获得同年度的鲁迅文学奖。 2、全程参与中国屈原诗歌奖暨端午诗会颁奖晚会。2014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唯一端午文化活动,在宜昌举办,根据文化部、湖北省政府及宜昌市委市政府要求,“中国屈原诗歌奖”评选颁奖为2014年端午文化节主体活动,并通过这一活动,传播端午文化,纪念诗祖屈原,彰显汉语诗歌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杂志社全程参与本次活动,邀请了包括李敬泽、郑愁予、李瑛、郑欣淼、熊召政、史可、徐涛等一百多位全国著名诗人及表演艺术家,杂志社协助文联全程参与策划、撰稿、组织和接待工作,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受到市领导一致好评,为宜昌争取到了“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3、全程参与长江钢琴音乐文化节开幕式。按照“宜昌特色、省内一流、全国影响”的要求和“节俭办节、文化惠民、促进发展”的原则,以繁荣文化艺术,推出文艺精品,展示地域特色,培育文艺人才为目标,精心筹划、精巧构思、精致打造、精彩展现,推出一台具有国际视野、大城气派、地域特色、时代风采的艺术盛宴。杂志社协助市文化局全程参与本次开幕式策划、串台词撰搞,为本次晚会增添了亮点,也为宜昌争取到了“中国钢琴之城”称号。 4、参与策划组织《中华情?爱上宜昌》电视综艺晚会,该晚会于2014928日晚黄金时段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面向全球播出,引起巨大反响。 四、2015年工作安排。 1. 执行改革方案,增强软实力。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加强“选题策划”力度,在选题上开阔视野,富有特色和品位;在语言上加大可读性,加强文学的叙述,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不断提升刊物品质和对读者的影响力,打造《三峡文学》读本的独特品牌,办成一份受读者亲睐的期刊。同时,加大刊物的横向联系,扩展合作领域,建立新渠道,开发新的读者群,主动出击找市场,让刊物与市场紧密联系。加大刊物与相关高校的融合度,加大宜昌籍作家同全国的联系,让宜昌的文学创作力量通过刊物更有效地向全国展示。 2、立足教育平台,开辟师生阵地。为贯穿落实十八大的精神,展现宜昌教育的全新形象,反映宜昌教育改革的卓越成效,打造宜昌校园文学的品牌阵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培养出一批文学新人,三峡文学杂志社与宜昌市教育局将联合编辑出版《宜昌教育》,以繁荣校园文化为出发点,从大教育的视野入手,以人文的情怀树立宜昌教育的文化品质和崭新风貌。双方将共同组成编辑部,认真编好这本刊物,使之成为宜昌教育的权威品牌刊物,宜昌师生的文学标志阵地,宜昌教育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同时以此为契机,发现、挖掘文学人才,以“打造教育品牌,传承文学脉搏,培育复合人才”为宗旨,通过“明星小作家”、“作文新概念”等栏目,培养小学至大学各阶段的文学人才,为文学青年开辟渠道和路径,为宜昌文学人才储备奠定坚实基础。 3.寻求对外合作,优化生存环境。在现有发行数量的基础上,力争2015年上半月刊市内订阅发行再上一个台阶。通过进一步发挥媒体资源整合的优势,发挥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不断扩大杂志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使其成为宜昌市各行业文化发展的参考依据,为文化产业的交流研讨提供重要的平台,不断改善杂志的生存环境。 4.拓宽营销模式,实现网络同步。下一步,杂志社在不断提高刊物发行量的同时,将积极开辟网络营销平台,在完善现有的微信、微博平台的基础上,尝试电子刊物,并开通互动平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回首2014年,《三峡文学》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关注和厚爱,离不开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新的一年,杂志社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开拓进取,创新机制,继续承担起文学杂志责任和使命,为宜昌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期刊出版许可证:鄂期出证字第1123号 有效期:20181231日 广告经营许可证:420500400022 有效期:20191229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方冬臣  联系电话:13972529493  报送日期:20150206

宜昌市机构编制网

电话:0717-6252787 传真:0717-6442006 电子邮件:598264156@qq.com
宜昌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 鄂ICP备13012558号
Copyright © 2013-2013 www.ycsb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