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宜昌市救助管理站(宜昌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弘扬救助精神。 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服务工作 负责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为其提供文化和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和查找监护人、安排返乡等救助服务
|
住 所
|
宜昌市西陵经济开发区石板村九组
|
法定代表人
|
李建华
|
开办资金
|
3522.66(万元)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宜昌市民政局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2657.86
|
3522.66
|
网上名称
|
宜昌市救助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
30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15年2月办理2项变更登记: 1、宗旨和业务范围由“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弘扬救助精神。对城区范围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管理”变更为“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弘扬救助精神。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服务工作;负责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为其提供文化和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和查找监护人、安排返乡等救助服务。”。 2、开办资金由“41.1万元”变更为“ 3522.66万元”。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服务流动困难群众为工作中心 截止12月31日,宜昌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生活无着的流动困难群众21876人次,其中护送返乡240人,帮助购买返乡车船票离站1743人,救助未成年人469人次。针对人口流动加速、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引发的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现象,我站坚持抓源头、控街头。一是加强法制宣传,营造浓厚社会氛围,预防流动困难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流浪及犯罪,关心关爱流动困难群众。二是加大保护性救助工作力度,每天安排救助专车在街头巡回救助,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劝导和救助工作。“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哪里有流动困难群众,哪里就有宜昌救助人的身影,让流动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宜昌文明城市的温暖和宜昌民政人的爱心。 (二)立足三个基本点 认真做好救助精细化管理工作 1. 服务对象管理规范化 (1)创新站外救助模式 工作中,我站坚持控街头,抓源头,防控结合,努力做到街面搜救无死角。街面控制实现“三个一”,即:流浪人员发现一个,劝导一个,救助一个。救助落实“三个零”:零拒求助、零投诉、零事故,将宜昌救助理念与宜昌梦、大城梦,宜昌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在广大市民心中产生强烈共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社区联动网格化。为提高救助应急反应能力,我站根据近几年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在城区主要活动区域情况,先后在城区伍临路社区、张家店社区、隆康路社区、中书街社区、镇平路社区、城东社区、火车站站前派出所建立了临时救助点。通过以社区救助点为依托,建立以点带面的社区救助网络体系,建立和提高快速反应处置机制。 未成年人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市局对城区困境儿童调查摸底共有366名困境儿童,我站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市三江小学、张家店社区走访调查。与学校、社区开展座谈,宣传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重要意义。根据对三江小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我站在“六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夕,指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学校对帮扶学生进行走访慰问和跟踪回访,已收到良好成效,从源头上预防了未成年人流浪现象的发生。 (2)把好“三关”完善服务流程 把好入站安检关。入站接待登记是受助人员进入站内的首个环节,入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站内服务管理的安全隐患,通过总结近几年全国同行的经验和教训,我站把求助人员安检作为入站管理工作的重点,严格按照民政部制定的新规程进行操作。女性求助人员由女性工作人员检查。把好登记陈述关。根据民政部印发的新规程,站内对原来的接待登记环节进行了优化,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获取求助人员指纹和电子照片等基本信息,将安全检查、证件材料、检视询问等情况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大幅缩短了求助人员登记所需时间,对来站人员在第一时间,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严把救助现金控制关。由于宜昌承担着进出四川及重庆的救助工作,战略位置显著,救助量大,为了防止跑站情况的死灰复燃,以及给予受助人员一定数量现金后导致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下降,宜昌站结合自身实际,原则上杜绝为受助人员发放救助现金,坚持将每一名受助人员开车护送至车站、船码头,备足途中所需生活物品,到达目的地后凭我站出具的救助凭证获取救助。 (3)站内服务质量高 生活服务更加细致。根据民政部印发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站领导组织全站中层干部和业务工作骨干认真学习,结合救助工作实际,对新出台的“工作规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解读,迅速形成统一意见,制定了具体的精细化管理流程,包括个人卫生用品配发、医疗服务、安全防卫、日常活动、档案数据等。从7月份开始,组织全站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形成边干边学,以学促干的良好氛围。按照新政策、新规定,进一步促进全站工作人员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及时调整救助管理服务工作方式方法,使宜昌市救助管理站在新形势、新环境下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提升。 2.队伍管理军事化 (1)强作风树纪律 开展职工军训。我站在单位内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我站特邀请武警教员来站对全体职工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通过军训,锻炼干部职工体魄,磨练意志,训出精气神,使全站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更好地开展救助服务工作,展现单位职工的精神风貌,树立民政窗口单位良好形象。 (2)完善规章有约束。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岗位职能,坚决对事不对人,杜绝工作中讲人情。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绝不留情,限期进行整改。与此同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安排专人对站内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对单位的电器、电路、消防安全、后勤厨房、仓库、接送受助人员车辆等进行逐一排查。 (3)站务督查有惩罚。站督查科每天不定时巡视、抽查各科室人员工作情况,严禁上网聊天、购物、看电影、玩游戏等一切与工作无关行为的发生。今年以来,共有9名干部职工因违反各种相关规章制度受到站内处罚,职工受罚后心服口服。 3.政务公开 财务管理透明化 (1)开支有明细。受助人员食物、零星生活用品一律在定点生活超市采购,凭超市发票和采购小票明细报销,采购小票存档,由经办人、验收人签字。 (2)支出讲规范。受助人员服装、床上用品等大宗物品采用政府集中采购,一年集中采购一次。受助人员车船票先购买,再复印,复印件交财务存档。受助人员生病在定点医院救治,一般疾病在市二医院治疗,传染性疾病在市三医院治疗,精神疾病在市优抚医院治疗,医药费定期结账。救助车加油实行一车一卡,油卡由专人保管,车卡分离。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14年被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慈善公益项目”、被省老龄办表彰为“全省助老先进单位”,荣获“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