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市县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市县动态

【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大冶市委编办通过乡镇街道履职清单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10-27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以前总觉得‘流程优化’是句口号,直到以群众身份跑一趟社保业务,才发现‘重复提交材料’‘窗口指引不清’这些‘小问题’,竟是影响群众获得感的‘大堵点’。”近日,在大冶市大箕铺镇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的“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深度体验活动中,该镇党建办负责人感慨道出了基层治理曾经的困境。

如今,随着14个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全部编制完成,这场始于职责厘清的基层治理变革,正让“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治理困局逐步破解,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终结“小马拉大车”的权责迷局。围绕基层减负,大冶市取消没有实质意义的信息数据报送、评比考核等形式主义的事项,收回专业性技术性强、经评估乡镇街道无力承接,且长期未实际履行的事项,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聚焦主责主业。当前,大箕铺镇正在实行窗口便民服务“角色互换”,东风路街道积极探索的“清单明责、流程提效、数字赋能、群众有感”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履职清单“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

清单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东风路街道以清单为牵引,依托“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治理力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

今年8月,东鑫社区湖景花园小区三期架空层改造引发居民争议,产权归属、房屋质量等问题矛盾突出。街道“吹哨”后,市资规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迅速“报到”,联合现场办公,明确产权归属,对架空层装修改造房屋质量进行复核,一场可能激化的群体性事件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无独有偶,2个月前,康乐社区江浙商贸城小区(商住一体小区)因停车位短缺引发系列问题,车辆随意停放现象频发,住户与商户矛盾凸显。街道“吹哨”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结合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土地权属、规划红线等资料并对停车位规划建设进行指导,市应急管理局与市消防救援大队分别从应急管理要求、消防规范角度加强监督管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小区物业管理及物业公司更换提出指导意见,通过多方联动,该小区车辆停放、消防隐患、物业管理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清单编制让我们终于能把力气用在刀刃上。”东风路街道党工委委员陈贤坦言,过去街道深陷各类事务性工作难以脱身,清单实施后得以聚焦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核心职责,逐项明确责任边界、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实现了治理与发展的双赢。

从“疲于应付”到“精准便民”。“以前,‘民情通’工单我们都是发给村里或者相关部门,导致基层任务繁重。”大箕铺镇党委委员胡一凡说,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完成后,该镇出台了《大箕铺镇“民情通”工单派单处置制度》,成立镇“民情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六办三中心”作为工单承办主体,由“民情通”工作专班跟踪工单流转处置进度,协调处置争议,审核、汇总、上报处置结果。

另外,为破解城镇化加速下“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比例高”的基层治理新挑战,大箕铺镇创新推出“三下三推” 工作法:“三下”要求镇村干部每周深入包保湾组不少于三天,通过“入户走访+湾组座谈”,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三推”则聚焦群众切身利益,推动理论政策入户、矛盾纠纷化解、镇村经济发展。

“村里文书类工作少了,矛盾调解、村庄治理的时间多了,办实事的效率自然高了”“以前忙着做台账,现在能真正沉到社区。”……自“三下三推”推行以来,大箕铺镇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全镇累计开展入户走访1100余次、湾组座谈会50余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28条;围绕养老资格认证、水费代缴等民生需求,现场办结问题176项,建立动态意见清单282份。

“落实生活困难群体救助帮扶相关政策,摸排生活困难群体信息,提供探访关爱服务和帮助,按照规定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做好基本生活保障”是乡镇(街道)基本履职事项清单之一。

大箕铺镇下曹村细下曹湾村民曹某芳,身患多重残疾,日常生活自理均由父母照顾。父母身体也不好,且均无正式工作,弟弟曹某金则长期在外务工。

在近期年度核查工作中,该户家庭共同生活成员合计超限,按照以往工作案例,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会根据省文件要求取消该户农村低保待遇,但在履职清单工作落实以来,“六办三中心”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切实履职工作职责,主动到曹某芳家了解实际情况,经调查核实后,曹某芳家生活困难,符合农村低保标准,全家三人纳入农村低收入家庭,并将曹某芳纳入重残单人保。

构建精准高效的治理闭环。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干部找上门,养老认证在家门口就办好了!” 大箕铺镇石应高村村民刘奶奶的赞叹,道出了群众的真切感受。

这正是大箕铺镇将履职清单与政务服务数字化深度融合的成果。该镇规范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将过去的12个窗口整合成1个单一窗口(综合窗口),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上门办”等“五个办”服务。实行窗口单位AB岗工作机制,灵活应用4名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专门为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和指导村级便民服务。目前,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承接政务服务事项共90项,其中可直接办理35项,代收代办55项。每月办结3000余件,较过去提升了13%,办结率达100%,满意度达99.5%,有效推动服务群众更高效更便捷。聚焦老、弱、病、残、妇等重点群体,梳理出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同时,深入推进便民服务进村进湾,村级承接政务服务事项25项(直接办理13项,代收代办12项)。设置4个政务小屋,举办“政通人和·服务到家”活动,将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清单不仅“挂在墙上”,更“连在网上”。东风路街道全面推行“数据监测-提前预警-帮办代办”服务模式。依托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将履职事项清单与“数公基”平台、“一套基础表”等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实现“清单事项—数据支撑—流程闭环”全链条管理。“政务帮帮团”根据提示靠前服务、提前办理,原本需要群众跑3次、等5天的业务,如今“一次不用跑”,真正实现服务事项未诉先办、免申即享、帮办代办。

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从“疲于应付”到“精准服务”,大冶市乡镇街道履职清单正以制度力量重塑基层治理格局,随着动态调整机制的完善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这些权责清晰的“履职坐标”,正让基层干部这个治理“绣娘”能用更精准的针线,在民生画布上织就更加美好的图景。(大冶市委编办供稿)